2010.11.26
2012年的特首选举,各方势力已经开始进行战略部署。从中央2012年十八大的临近,到港澳办最近易帅,联系到将军澳垃圾填埋场立法会议员杯葛风波,12年特首卡位战已经进入短兵相接阶段。根据最新的民意显示,最有希望获得特首职位的是现任政务司司长唐英年与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他们与泛民的梁家杰并列成为特首热门人选。不过从12年的小圈子选举办法来看,梁家杰这次完全没有机会问鼎特首宝座,那么特首应当是从唐英年与梁家杰两人中胜出。最近还有一种分析认为,应当跳出非梁即唐的思路,认为中央还有其他人选。我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唐与梁都是中央着力培养多年的红色代理人,无论在政府机构还是政商界都具有广泛的人脉,而且这种政治权利架构一旦运转成型,如遇强大外力的严重干涉,政体震荡的代价将相当大,后果比较严重。如果社会已经形成非梁即唐的惯性思维,不论谁当选,对社会的冲击将会降低到最低。当然,梁与唐之间的选择,虽然对社会的冲击会比较低,但他们两人之间的个性性格、政治光谱、家庭背景等等差异,对于香港600万人民福祉来说,能够选择一个更适合香港社会健康发展的领袖,也是需要谨慎作出抉择的。
这次立法会杯葛政府的议案,出乎很多人的预料。根据以往的经验,政府的议案都是具有双保险的,一是建制派保驾护航;二是分组点票机制,但这次的两个双保险竟然都失效了。可以说,从将军澳一役开始,立会内的各派议员已经开始为区议会选举造声势。在选票的强大压力下,只要不违反中央的政策性议案,根据选民的取态投票,将成为将来立会议员们的常态。这样的结果反作用在政府的日常行政中,只会促使政府尽量采取能够平衡选民民意的议案,逐渐过渡到一个尊重民意、尊重选民的民选政府。这种执政理念的转变,在曾荫权剩余的任期内表现的将不是很明显,曾作为一个看守内阁,即将平稳的过渡到下届特首。但下届特首将面临的民意压力将会愈来愈大,随着普选的逐渐到来,立法会的压力、民调的压力将会直指政府行政,促使政府逐渐转型。既然立法会议员看到这种转变,在将军澳这个选题上,泛民与建制能够统一行动,也就容易理解多了。
立法会议员作为最接近选民的一群,他们的政治敏感性最强烈。当明年的区议会选举迫在眉睫,在这种重大的民生问题上,任何政治人物都不会在这个时候违背选民的意愿。这次的事件给特区政府敲响了警钟,以后类似的事件将会轮番上演,迫使特区政府在提案的时候,进行完备的民意调查,否则作为民意代表的议员将利用否定议案的机会,来向选民表示自己代表选民的强硬立场。
作为行政系统头脑的特首,在将来的政体运作中,将会面对议会愈加强硬的挑战。怎样去调和行政与议会的矛盾,将是下届特首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2020年议会即将全面普选,议员迫于选票的压力,将会对政府施加更加强大的压力。这时的政府,如果不能够成为一个强势政府,势必会跟着议会的节奏亦步亦趋。所以下任特首在个人魅力、个人能力、个人风格上都必须具有鲜明的特色,强大的民意基础是其执政的根本。试想一个没有认受性的特首,将如何去和代表广大民意的议会协调工作。
具体到特首选举的热门人选,唐英年与梁振英,我们首先必须肯定的是这届特首,作为最后一届小圈子选举,中央的安排痕迹将非常明显。这次的特首选举,适逢中央十八大的召开,人事的更迭对香港的选情将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胡温的执政风格我们已经非常熟悉,港人在胡温执政的这些年中,冷暖自知。新的领袖在没有正式巩固其位置时,一般不会锋芒毕露,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假设即使十八大后,真正影响香港政情的应当还是胡温二人。
从中央一贯的用人特色来分析,首任特首是董建华,其特点是商人治港,偏重理想化,如果 没有经济风暴,董老应该能够带领港人走出一片新天地,可惜港人目光比较短浅,只看重眼前利益,对政治家的愿景抱负不愿做过多了解,加之中央在治港理念上与董发生分歧,导致董老提前下台。董老的接任者是曾荫权,其管制特点是公务员治港,优点是政府运转效率高、对中央政策执行比较彻底;但缺点同样明显,为了稳固其统治地位,明显偏向商界的执政风格导致贫富差距加大、社会流动性停滞、港人仇富情绪加重,民生议题久拖不决,深层次矛盾不断加深,导致政改陷入泥潭。那么下届的特首将会怎样领导香港走近一个新的时代呢?
唐英年作为港府的二号人物,在这些年的执政过程中,并没有显露出其出色的管制能力。唐英年的短板在于久居庙堂,对社会民生的关注比较表面,热衷于搞一些面子工程。在最新的“关爱基金”表现尤其明显,政府的责任不是慈善机构,而是利用其公务员系统高效整合社会资源,达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关爱基金”这类带有明显公益性质的NGO,在政府的主导下,能否公平的发挥其本身的能量,现在是一个未知数。但给人强烈震撼的是:当听说唐英年作为“关爱基金”的CEO时,香港的富豪很纷纷慷慨捐款,看来香港的富豪们是相当看重唐英年这个特首热门人选的。但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政治领袖人物,财团的赞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的是人心,如果没有得到人心,再风光的政治家最后的结局都将是悲剧性的。所以,唐英年现在的位置比较尴尬,作为政府中人,如果十分卖力的为自己造势宣传,难免会被媒体讥讽一番;如果没有动作,静待其胜利果实到来,也给人一种钦点的感觉。而且现在还有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梁振英在一旁虎视眈眈伺机而动,同时也不能眼看着梁振英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向特首迈进。
梁振英在竞争特首的过程中禁忌少了很多,加上梁振英本身对民生问题向来比较关注,从其博客日志我们可以看到,梁振英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其政治抱负相当成熟,比之唐英年的高居庙堂,梁振英最近的行动可以说十分的亲民。在中央的眼中,是选择一个保守稳重的官僚政客,还是选择一个颇具政治抱负的政治家,是中央最近一段时间急需抉择的问题。唐作为公务员系统中的官僚,可以说是曾荫权最好的继承者,其商界的背景也利于与工商系统打交道,在公务员系统中沉浸多年,也为同僚与下属所熟知,被同僚称为“好人”。但这些优点,同样是缺点,与商界交往过密,在民生的议题中,能不能够平衡各方利益成为未知数,公务员系统的中的“好人”形象一旦定型,能不能带领全港公务员高效廉洁的执政同样让人质疑。
梁振英作为中央一直比较信任的培养对象,用内地的话说,属于“又红又专”的政治干部,虽然现在其政治主张比较亲民,但分析也是出于选票的考量,当发生触及国家根本利益的事件时,梁的表现应当不会出现偏差,最终会令中央满意。所以,不论是唐或是梁,中央的基本取态方面应当是信任占主流的,具体的选择应当从符合香港长治久安的理念出发来做出抉择。
姑且不论2012年的这一届特首能不能延续执政2017年,我们单单分析2012年这届特首,首先就要面对更强大的民意压力、更具代表性的立会议员、更加开放民主的执政理念,如果执政者不能够积极适应形势,这5年的任期也是相当漫长与难熬的。所以,不论是梁还是唐,我们最需要的是了解他们的执政理念。从唐与梁最近的公开报道来看,梁走在了唐的前面,当唐高居庙堂与媒体侃侃而谈香港与内地的发展大计时,梁则深入基层,看望居屋中的小朋友,其政治道德操守的高低,一望既知。唐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与底层社会的脱节,作为政治家,没有得到人民的授权,其政治生命恐将不长。梁现在的做法非常的聪明与讨巧,在尽量不触及权贵阶层的情况下,主打民意牌,给对方构成民意压力,以期增加自身砝码的比重。在中国大陆经济发展即将放缓慢的大背景下,香港下任特首的政治眼光、政治高度与政治胸襟,将决定700万香港市民的前途是否一片光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